中國追捕外逃貪官紀實 作者:李廣森
第一章:在澳大利亞落網的北京鉅貪
從小包工頭子變成一手遮天的董事長
1957年,正是大躍進的年代,李化學出生了,他的名字裡所以有一個學字,是因為他的長輩希望他長大能好好學習,好多長點學問。偏偏適得其反,頑皮的李化學最不願意唸書,小學畢業就踏上了社會。在李化學事業有成後,可能也覺得自己的不光彩學歷太說不出口,所以他倒經常主動講起自己的學歷,一會兒酒喝多了就說自己是北師大本科畢業,等到酒喝到更多的時候就又說自己有研究生文憑,而且每句話裡還總少不了讓人起雞皮疙瘩的髒話。在一些人看來,這時的李化學即使說髒話,也不再是一個"大老粗"的形象,而是一個事業成
功者個性直爽,為人坦率的象徵了!
李化學能夠升任國有企業董事長的位置,並不容易!
因為在天津薊縣的農村裡長大,知道生活的艱難,能夠吃苦耐勞曾經是他最寶貴的品質。到了20歲時,他才從農村進了北京城,在一個建築公司的工程隊裡學電工。
那個時候一個農村青年能做電工,就等於抱上了金飯碗,加上他能踏實肯幹,很快他就被領導相中了,學徒期一滿就被轉為正式工,然後就培養他入黨。在榮譽面前,他更加肯幹,經常在工地上加班熬夜,由於表現突出,他很快入了黨並轉成國家幹部。成了幹部的他有機會管理一個工程,當上了小包工頭,自己帶頭幹,對下面要求也嚴,在他的高標準、嚴要求下,這個工程完成得很出色,獲得了建築業的最高獎項魯班獎。從此,年輕有為的管理幹部李化學就股級、科級、副處紹、正處級地平步青雲。
那個時候李化學賣力氣肯幹,不管他是為了升官,還是為了發財,還是為了別的什麼目的,但他都必須真幹,幹出成績來,因為他或者要對組織負責,或者是對領導負責,還要面對群眾的監督,總之他是在一個對他有約束、有檢驗、有評價的環境裡,他必須要實實在在做出一些成績來才能得到更大的榮譽,他不能脫離這個環境對他的制約,他不敢胡作非為,也不敢橫行霸道。
當年李化學能做出一些成績來,是他自己與周圍環境共同努力的結果。
可是,官做大了,權力也大了,相反的卻沒有了約束,他就一點點地把自己身心深處的劣根性全都釋放出來。